
		食水含鉛影響下,啟晴邨居民到臨時取水點取水使用。攝:盧翊銘/端傳媒
「個個官員都是A字膊(每個官員都推卸責任)!」—— 做了40多年持牌水喉匠的林德深一語成名。
持牌28年,由他經手的香港屋苑項目超過百個,而讓他一夕暴紅的,也是伴隨大半輩子的「水喉」。7月起,香港啟晴邨率先爆出食水(飲用水)含鉛量超標,之後陸續有公共屋邨、私人屋苑、醫院及教育機構被揭發食水含鉛量超標。追查至今,疑點落在與水管接駁的配件、焊接物物料,指若它們含鉛,流過水管的食水便很可能帶上鉛毒。
如此這般,水喉匠林德深突然被推上風口浪尖,一切責任都應該由水喉匠的膊頭獨立扛起。但他回應,從未參與過採購查出含鉛的Made In China預製組件,又駁回所有建築組件都由官方房署驗收。「個個官員都是A字膊!」林德深牌照已被吊銷時憤怒追問。
民生無小事,關係市民健康的食物用水本來應是政府責任,但鉛毒事件紛擾全港至今5個多月,成因仍在調查當中。港府成立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,展開聆訊追查事件。在聆訊中來港作證的哈佛大學專家David Bellinger估計,除了食水的鉛以外,香港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觸不少鉛的源頭。「個個官員都是A字膊⋯⋯」這句說話又再響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