優雅西餐、高檔粵菜、名牌日料...... 在香港商場,我們早習慣了只有這些進餐選擇,很難想像在商場裏還能嚐到本土香港特色的碗仔翅、魚肉生菜、牛雜車仔麵這些發跡於街頭巷尾的草根小吃。
葵涌廣場卻不一樣,目前裏頭有30多家小吃店、兩家車仔麵,孖寶就是其中一家。它的店鋪位於地下一層,打通了三間大商鋪,開放式的廚房裏堆滿了各式鹵水牛雜,湯水大鍋熱氣沸騰。這兒每天營業18小時,從早上6時到晚上12時,客人不絕,無論是早晨、午餐、晚餐還是宵夜,附近的街坊和工人都喜歡來吃一碗車仔麵。
老闆鋒哥從小住在葵涌廣場旁的公屋,年輕時在錶廠打工,工餘和幾個同事合夥,在葵涌廣場開店賣手錶。開業幾年,他眼見市道紅火,改作手錶進出口生意,沒想到亞洲金融危機來襲,他草草結束生意。
金融風暴一過,鋒哥又想起了過去的戰場——那個屋企樓下的商場。1998年他再戰葵涌廣場,本來不熟不做,照樣做零售,開設家居用品店,但生意普通。幾年後,他發現無論經濟如何,外面什麼金融風暴好,街坊都是要吃,他自己最愛吃幾十元多菜多肉做配料的港式「車仔麵」,2006年他以孖寶之名,車來魚蛋豬皮牛腩鳳爪,開業以來,生意暢旺。
過去10年裏,鋒哥見證各路人士抱着熱情湧進葵涌廣場創業,不過由於租金壓力,開業容易守業難。
「這兒流轉好快,10個來創業7個死,剩下的三個,挨到兩年算是很厲害了。」
鋒哥的車仔麵,從一間80平方呎的商鋪開始,不斷擴充,到現在一共租用三大間相連的店鋪,面積500多呎。他和家人也搬離了公屋,在葵涌廣場附近買了私人住宅。問他做生意的秘訣是什麼?鋒哥卻只說是靠勤力和不斷創新。「剛開業時,我們車仔麵只有20個菜給客人選擇,後來不斷創新,現在已經有40個了。」鋒哥說。現在店鋪樓面交給岳母管理,而他則退居幕後,統籌進貨。
(為尊重受訪中意願,文中鋒哥為化名。)